防爆知识培训讲座 一、防爆知识培训。 一、防爆知识 爆炸三角型原理 可燃性气体或物质 助燃源(氧气) 点燃源(点燃能量) 移开危险区的助燃源(氧气) 工作在真空中 工作在水中 工作在惰性气体环境中 移开爆炸性气体或物质 充分的密封处理 冲淡危险区的含量 潜在的点燃源 电火花 电弧 闪光 热表面 激烈化学反应 静电电流 电磁波 致电离辐射 压缩 爆炸性危险场所的分级 爆炸性危险场所的分级原则是按爆炸性物质出现的频度、持续时间和危险程度的大小来划分的。 在正常情况下,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、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区:在正常情况下,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。 2区:在正常情况下,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会出现,仅在不正常的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。 ●固体粉尘 10区:在正常情况下,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连续地、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。 11区:在正常情况下,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不会出现,仅在不正常的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。 注意:中泰防爆产品适用的危险场所为2区、1区(气体)和10区、11区(固体粉尘)。 保护方法 机械 防护外壳的设计。 电器 限制能量,无火花。 防爆型式 油浸型 ‘o’ 增压型 ‘p’ 浇封型 ‘m’ 充沙型 ‘q’ 隔爆型 ‘d’ 增安型 ‘e’ 本质安全型 ‘i’ 无火花型 ‘n’ 隔爆型式 ‘d’ 在危险区域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区域: ●体积大且一般重。 ●需要非常好的密封。 ●在危险区不可以打开维护。 ●仅可使用在1区。 本安型 ‘i’ 可直接在危险区使用: ●体积小且轻盈。 ●操作界面友好且方便。 ●危险区可以打开维护。 ●可使用在0区。 ●本安技术将是防爆的发展方向。 ●需要本安电源。 本安电器设备的防爆型式‘i’ 其主要从二个方面考虑防爆: 限制输入能量(电压、电流)。 限制所用电器器件的储能率。 防护的二种等级: ‘ib’允许正常或一次故障时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。 ‘ia’允许正常或一个和两次故障时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。 ‘ia’唯一可用在“0”区。 使用安全栅的防爆型式 危险区的通讯(本安方式) 光缆 ★在本安电路上安装光缆套件。 ★通过光缆将数据连到安全区。 ★ 在安全区通过光电转换板将光信号转为电信号。 优点 ★ 安全性高。 缺点 ★ 安装施工要求高。 ★ 价格较贵。 防爆标志含意图 危险性气体分类 根据可能引爆的最小火花能量来区分危险等级 Group Ⅰ 矿井下 Group Ⅱ 矿井外,货运,工厂等 Group ⅡC 最易点燃 如乙炔、氢气 Group ⅡB 较不易点燃 如乙烯、甲醛 Group ⅡA 不易点燃 如氨、丙烷 温度组别 温度也可能引起爆炸。 T表示温度,引燃温度分为T1 to T6六个组别 T Class 最大表面温度 T1 450°C T2 300°C T3 200°C T4 135°C T5 100°C T6 85°C 防爆标志举例 Ex ib ⅡC T4 Ex表示通过国家防爆标准,可用于危险区域。 ib表示本质安全设备,可使用在1区或2区。 ⅡC表示被认证可用于ⅡC级别的气体组。 T4表示温度等级为T4(135°C)。 防爆条件下的选型原则 一、安全可靠性原则 1、0区只选Exia产品,必要时可考虑双重防爆产品。 2、1区场所不宜选用壳体内经常会形成点燃源的设备和高压设备。 3、1区场所不宜用升温不稳定的设备,必要时选Exd(隔爆)/Exp(增压)设备。 二、经济性原则 三、环境适应性原则 四、可维护性原则 常见防爆安装问题 1、没有区域划分。 2、穿线管或通孔没有有效堵封。 3、电器设备未经认证。因此我们必须查防爆证书,查其是否可靠,是否与铭牌信息一致,是否与产品的要求一致,是否满足防爆要求。 4、电缆引入不加压密封圈、平垫和压紧螺母,直接用钢管旋入。 5、接管不采用原装部件,致使连接结构不满足要求。 6、电缆不匹配。(要求±1mm间隙) 7、多余电缆引入口未用盲垫密封。 8、本安和非本安设备未分开走线。 9、电机未配安全保护装置。 10、不带电的金属裸露导体。 11、设备选型存在误区。 12、设备参数与认证不符。 |